標題:

南一-社會習作-六年級上學期的第二單元習作二之第二題

發問:

你的家鄉有哪些資源(例如:自然資源,農特產品或人文特色)可加以利用發揮,以促進家鄉的經濟發展? (請用台中縣大里市來作為例)

最佳解答:

乾隆年間大批移民來台,紮根於大里杙莊,跟隨渡海而來庇祐鄉里的守護神湄洲黑面媽祖,自然也就成了當地人民心靈上的慰藉與依靠。於是經霧峰的富豪以及當地民眾於嘉慶年間集資興建「大里福興宮媽祖廟」。 福興宮建於乾隆年間,當初興建的廟址是位於今大里警察分駐所,是以土磚、瓦茸、三合院形式的廟宇,其後於嘉慶年間因風水的關係,福興宮被迫由原址遷至現址。這七、八十年來又歷經了兩次重修,第一次重修於日據時代末期,第二次重修於民國四十四年。雖歷經兩次重修,但由於整體結構已經腐朽,一經地震恐有倒塌之虞,乃於民國七十九年將舊廟拆除,新廟則歷經二年,於民國八十一年宣告完工。 大里老街盡頭有一顆大榕樹,榕樹的走向、形狀呈現出倒栽狀,當地人皆稱倒栽老榕樹。該株倒栽榕樹之現址,即為昔日內河航運碼頭之舊址,當日繁華之時舟筏、商船絡繹不絕皆取道於此,後河道廢行舟筏停駛。至民國四十幾年八七水災,洪水衝擊、翻滾水位退後,清代繫舟筏之木樁一一露出水面。災後,大里溪堤防重新修復、河流改道,當地地形地貌隨著物換星移而轉變,唯一不變的只有屹立在此聳立百年的倒栽老榕樹。 ●鹹菜巷 大里杙老街中的將軍二巷就是著名的「鹹菜巷」,鹹菜巷起源於光復後土地改革時期,當時大多數佃農從地主手中取得土地,增加農民耕作的熱情,於是農民在冬季稻作收割完畢後就種植可醃製的芥菜,就是大里鹹菜王國的起步。之後,農業精緻化芥菜加工達到顛峰,鹹菜巷當時巷內處處可見一個個木製的大木桶塑造出獨特的聚落景觀。一直到七十年代以後,漸漸喪失競爭力,這種獨特的景觀也漸漸隱沒。 ●亭仔腳 大里老街上的街區有一個主要的特色,就是採亭仔腳式的街屋,其街屋分成前段的軒亭與後段的商店住家,彼此屋頂並不相屬。最特別之處是在於其「捲簾式的屋頂」為目前全台僅見。 ●七將軍廟 七將軍廟為當地特殊的義民信仰,傳說清同治九年,大里杙總兵部派翁均、張烈等六名士兵赴阿罩霧巡防地方,執行治安任務時,被阿罩霧出草之蕃人包圍,翁均等六人雖奮勇應戰,仍寡不敵眾六人均被殺害身亡,一同前往之義犬急速奔回總兵部悲鳴狂吠,總兵部派人前往救援為時已晚,而義犬亦在士兵就義之地咬舌身亡。大里杙地方人士深感其德,為頌揚其因公殉職忠貞義烈,乃集資於現址建廟祭祀,以「忠烈祠七將軍廟」命名之。 七將軍廟之確切興建時間已無史蹟可考,但由廟中之匾額「神之格思」四大字是清同治年間所題,由此推測本廟應建於同治年間,迄今亦有百年以上之歷史,而至民國二十四年八月由地方樂捐改建至今。 ●慶源堂 因位居水運要衝而繁華的大里杙老街,清季極盛時代街上發展了各式各樣的客棧、染坊、油行、商店等商業行為,商賈透過細長的街屋在此經商發展,慶源堂便是當地產業文化的代表。 慶源堂位於大里街,乃清季首富林氏之店舖與住宅,磚牆雕刻,極富古樸之美,它也是現今大里杙老街中保存最為完整的建築。創建慶源堂的主人為林秋金,當地人稱「秋櫃長」或「秋家長」,他年輕的時候是在霧峰林家擔任總管,累積資本後便自立門戶,在大里老街創設「慶源堂」商號。 慶源堂自林秋金創設始,即相當熱心地方公益事業,除林秋金本人於六十大壽時興建「花甲橋」、七十大壽時興建「古稀橋」供地方人士往來方便外,其後代子孫也多投身在教育等公益事業上,深獲地方人士的敬重。 老街中,至今保存最完整的民宅建築也是慶源堂,林氏子孫對於古厝之維修不遺餘力,至今仍維持清代磚造之建築風貌,僅有古厝屋頂之磚瓦,因材料取得不易,只好以型式相彷之材料取代,但仍力求原建築之風貌與型式。

其他解答:

一定要台中縣?6103C7FB1AA9D1AB
arrow
arrow

    moralejudyp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